咨询热线:400-9696-399

【新民网】孙成彦团队勇攀医学高峰助截瘫小伙走路

来源:上海壹博医生集团   发布时间:2015-03-25   编辑:Dr.Eber

     小儿脑瘫与成人偏瘫都会对患者造成多种损伤而致残,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一般来说,早产、难产、出生时伴有窒息、出生后病理性黄疸等是小儿脑瘫的罪魁祸首,它属于一种运动障碍疾病,出生6个月以内是治疗的关键期,规范化的外科手术可以大大降低复发概率。

  而成人偏瘫多系脑卒中(另外也包括脑外伤、脑和脊髓手术后并发症、脑炎脑膜炎、中毒等各种致病因)所致,约有3/4的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肌肉无力、不能言语、吞咽困难等,这些是靠药物无法解决的,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

  长久以来,我们对于脑瘫、偏瘫的传统治疗手段存在理念技术落后、治疗碎片化、效果不稳定,易反弹复发的问题,而科学的治疗应系统完整地包括外科手术和康复训练,何时一期手术,何时功能训练,何时二期手术……有一个整体性的治疗规划。

  针对这个现状,孙成彦功能神经外科团队目前已经组建“一站式”的脑瘫、偏瘫综合治疗中心,为每个病人量身打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目的就是从根本上破解脑瘫、偏瘫治疗容易反弹复发的难题,使疗效最大化。

  同时,开创性的整合神经外科、骨科及康复科的优势力量,开创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脑瘫治疗中心,实现了"一中心,多学科、多手段"的治疗模式,建立了“始于评定,终于评定”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客观科学的评定量表、三维步态分析、足印压力分析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调整做出科学的指导。

  功能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孙成彦教授早在2001-2004年,就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应邀赴美国、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脑瘫与疼痛中心研修,应用神经电刺激结合多导联电生理术中监测技术,开展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外科手术(FSPR)治疗痉挛性脑瘫,对成人脑瘫、颅脑外伤、脑肿瘤、血管病后遗症、脊髓损伤等引起的肢体痉挛瘫采用FSPR手术治疗疗效也甚好。同时在国际上最早应用骨锚钉开展脑瘫二期手术的肌腱移位、延长和固定,提高了脑瘫矫形手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孙成彦教授医疗团队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创立脑瘫规范化治疗三步曲,即FSPR手术+矫形(骨锚钉植入)+康复,又根据脑瘫患者病理生理特点,独创恢复期、递升期、加强期、强化期、家庭康复期的“五期脑瘫术后规范化康复治疗计划”,使治疗手段个体化,更有助于提高疗效。建立了庞大的脑瘫患儿资料库,为脑瘫患者的终生随访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脑瘫、偏瘫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相似的发病机理,在孙成彦教授的带领下,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国内率先将脑瘫治疗新技术运用在偏瘫治疗上,并提出了“手术、康复一体化、个性化”的偏瘫治疗新理念,开展FSPR(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CPS术(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肌张力肌力调整术、肉毒素治疗、巴氯芬泵植入术,良好的解决了痉挛、流涎、畸形等问题。

  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手术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有效的降低过度增高的肌张力,解决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肌腱、关节的挛缩、肢体的僵直及关节活动不灵活,但是并不能解决肌力和运动控制及平衡的能力。因此,偏瘫手术后早期的针对力量的康复训练显得尤其重要,中后期增加步态训练及平衡训练,以使患者重获运动的功能。

  在不断提升脑瘫、偏瘫治疗技术的同时,孙成彦教授及其医疗团队也一直在深入研究如何治疗脊髓损伤后引起的四肢痉挛瘫(截瘫),如今终于传出喜讯:孙成彦主任领衔的团队成功为一名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开展了脊髓电刺激手术,经过两个多月的后续康复,目前患者已经恢复了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堪称世界医疗史上的一个奇迹。

  电极是植入在需要激活的部位,发生器产生的电脉冲能模拟人的神经电冲动,通过对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调控,对"沉睡"的受损脊髓神经或部分正常脊髓神经进行持续性地激活,从而诱导神经功能的恢复。也就是说,用电刺激为"断了线"的脊髓建立新联系。

  具体说来,医生为患者植入脊髓电刺激系统,包括在患者脊髓硬膜外间隙植入电极,在腹部或臀部皮下植入发放电脉冲的刺激器,以及连接两者的延伸导线。据文献检索,这是国内首例利用脊髓电刺激手术让截瘫患者恢复行走的病例,其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前相关报道仅零星出现过1-2次。

  孙成彦教授表示,自己带领的这支年轻的团队一直在不断钻研最新的医疗技术,不仅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病痛,也希望能为残疾人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脑瘫、偏瘫、截瘫患者都属于高致残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也是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孙成彦教授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先后荣获“爱心天使”专家、“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等称号,他呼吁大家,应多多关注这些人群,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爱,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早日回归社会,重新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报道如下:


 

  【新民网·独家报道】用电刺激为“断了线”的脊髓建立新联系。功能神经外科团队今天(19日)正式对外宣布,由孙成彦主任领衔的团队成功为一名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开展了脊髓电刺激手术,经过两个多月的后续康复,目前病人已经恢复了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据文献检索,这是国内首次运用电刺激手术治疗截瘫患者。国外医学界此前仅有相当少的相关报道。

  电刺激为“断线”脊髓重建联系

  患者小陈今年24岁,5年前在家修缮房屋时不小心从2楼摔下,导致脊髓损伤,部分截瘫,出现了双下腿肌力完全消失、不能动、腰以下感觉消失的症状。受伤后,小陈在医院急诊接受了L1~L3椎体稳定减压手术,慢慢有了力量,能扶着拐杖在很短的时间内走上几步。但是,下肢感觉反应仍然不敏感,皮肤温度也较其他正常部位要冷,而且出现顽固性褥疮和性功能障碍,排尿不尽。这让小陈一度很消沉。

  今年1月,由中国医师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专家组成员、孙成彦领衔的专家组给患者实施了脊髓电刺激手术。他们尝试通过给有剩余功能的脊髓神经进行内置电刺激,来恢复脊髓神经功能。

  孙成彦介绍说,电极是植入在需要激活的部位,发生器产生的电脉冲能模拟人的神经电冲动,通过对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调控,对“沉睡”的受损脊髓神经或部分正常脊髓神经进行持续性地激活,从而诱导神经功能的恢复。也就是说,用电刺激为“断了线”的脊髓建立新联系。

  具体说来,医生为小陈植入脊髓电刺激系统,包括在患者脊髓硬膜外间隙植入电极,在腹部或臀部皮下植入发放电脉冲的刺激器,以及连接两者的延伸导线。

  手术康复效果佳 小伙走路了

  手术后第二天开机,小陈下肢就感觉到了麻木,孙主任及其团队给患者设置了合适的电压范围,并教会患者使用程序控制仪,根据自己感受调节电压,来刺激脊髓神经和下肢感觉。两周后,患者的痛觉和温度感觉有了明显改善,皮肤温度也较之前高了很多,褥疮也出现愈合趋势,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性功能发生明显改善。

  紧接着,小陈开始接受由孙主任及其团队制定的康复计划。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奇迹发生了。患者的褥疮完全愈合,逐渐有力气站起来,能够坚持步行1000米以上,目前能脱离拐杖。此外,他的感觉功能和性功能改善效果稳定,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文献检索,这是国内首例利用脊髓电刺激手术让截瘫患者恢复行走的病例,其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前相关报道仅零星出现过1-2次。

  孙成彦说,此次手术的成功为提升、改善、逐渐恢复截瘫患者社会功能打通了一条新的通道,为此后的运动康复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他坦言,这并不表示通过电刺激手术可以完全治愈截瘫。今后,他的团队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研究,并着手与国际团队合作,以期扩大骨髓电刺激在治疗上的使用范围。(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

  文章链接:http://shanghai.xinmin.cn/msrx/2015/03/19/27115299.html

推荐阅读/ Recommended reading

网站版权所有:上海壹博医院 沪ICP备2021021912号-3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